變形金剛  

昨晚去看了變形金剛第二集。

本來認為第一集已經是超完美,難以更棒了,所以進電影院前的心情與期望心理是看到與第一集相同的場面。結果從第一幕開始,那種讚嘆的心理一直沒停過,直到落幕許久都難以平復。看完後最大的感想就是:變形金剛又升級了!這下第三集可難拍了,他每拍一集,就是為自己再樹立一道障礙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這是剛在Yahoo!知識+上回答的一個問題。網路上這種問題還真不少,但幾乎都是只拋出這樣的一句話,然後就問為什麼,怎麼辦。從發問的語氣感覺得出提問的人都很急,但我總是要為他們捏一把冷汗,因為深怕真有人回答,而提問者也就相信了,結果延誤了病情。

以下是我的回答:

這個問題很難在此回答,因為訊息太少。若真有人依據這些訊息在這邊回答,我覺得是很危險的事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嚴格來說,這不是"常見"問題,但在門診時若遇到要檢驗ACTH及cortisol的病人,我總會多叮嚀幾句,就是怕病人沒在正確時間抽血,影響到結果判讀。

今天真在Yahoo!知識+發現有網友問了這個問題,他應該在早上八點抽血的,卻因為抽血區大排長龍,導致九點半才抽到血,他很擔心這會不會有影響。以下是我的回答:

Cortisol是腎上腺皮質分泌的荷爾蒙,有很多中文翻譯名稱,可簡單稱為「皮質醇」。常與相關的一個腦垂體荷爾蒙ACTH一起檢驗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現代人常有睡眠相關的問題,睡眠障礙的盛行率遠比大家想像的高很多。

就醫學的眼光來看,睡眠非常重要,睡眠障礙也是病,而且可以衍生出很多生理及心理問題。而睡眠障礙有很多不同的形態,病因繁多,處理方法也很複雜,一定要尋求專業協助。精神科是最適合的就診科別,並不一定要大醫院才能處理,因為對精神科專科醫師來說,這是很普遍遇見的問題。

因為睡眠障礙的病因及處理都很複雜,有時候光看一兩次門診,不見得可以調整到適當藥物處方,此時需要依醫囑回診,向醫師說明用藥後的情形,醫師才能依據用藥反應而調整藥物。絕對不要頻頻轉換醫師,這樣每位醫師都要從頭開始,無法掌握病情及用藥反應,也就沒有調整至最適當藥物的機會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也是門診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,也是常要讓我花費相當多心力與時間去回答的問題。以下是我在Yahoo!知識+的回答:

糖尿病開始時,病人的胰島素分泌能力就只剩下約正常人的一半,而胰島素分泌的能力一定會逐年下降,這是糖尿病的自然史,沒有辦法可改變。當自身胰島素能力下降到很低的程度時,口服藥常常就沒辦法應付,而必須藉助胰島素幫忙。等到自身真的無法再有胰島素分泌時,口服藥就不再有效,這時就要完全轉為胰島素治療。胰島素的劑量是沒有上限的,只要使用胰島素,調整到適當劑量,血糖一定可以下降。

除非有很頻繁的健康檢查,能在糖尿病的很早期就檢查出來,否則一般病人在診斷糖尿病時,都其實是在糖尿病已經開始很多年,甚至十年之後了,這時候自身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已經剩很低了,也就會發生那種其實知道糖尿病沒幾年,卻可能要開始使用胰島素的情形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問題可能是門診過程中最普遍的問題了,也講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痛。以下是我在Yahoo!知識+的回答:

一般人常以為糖尿病病人只要注意避免太多澱粉纇食物,都不知其實所有含熱量的食物都要減少。

在個人診療病人的經驗當中,病人最常忽略的東西是油,油是超高熱量的東西,在食物及烹調過程中含量很高,常不自覺就吃太多。還有水果也是高糖分的東西,一天只能攝取兩份水果,但一般病人多不知道。此外,現在的食物製作都很精緻,如糕餅點心都是小小一份就超高熱量,含糖飲料更是大忌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(共同作者:宋基幹、李宛靜、林書薇、吳淑慧、黃信揚)

執行中之疾病項目及監測指標

糖尿病: 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共同作者:宋基幹、李宛靜、林書薇、吳淑慧、黃信揚)

醫療體系係採行公醫制度,政府自1998年便提出論質計酬之概念,強調醫療提供者提供高品質之醫療服務於民眾。2004年4月1日起,英國國家健康照顧服務(National Health Services; NHS)實施一般醫療服務(General Medical Services; GMS)新的合約,最大特色為給予更多額外的點數誘因(the quality and outcomes framework; QOF),以改善醫療品質。

英國政府制定146個標準(包括10項慢性疾病、病患經驗、治療成果等),預計每一家庭醫師之收入可提高25%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(共同作者:宋基幹、李宛靜、林書薇、吳淑慧、黃信揚)

美國醫療的論質計酬體系源自於1970年明尼蘇達州的健康照護行動者Walter McClure所提出「購買有價值物」(buy right)理論。在2003年,估計有超過35個私人醫療保險實施論質計酬,2004年上升至84個醫療組織,2005年達104個組織,2006年估計已超過160個醫療組織實施論質計酬。

從2004年起,美國國家貧戶醫療救助(medicaid)也開始朝向論質計酬,以公布醫師及各醫院對病患照護的結果指標加以評定其品質,作為論質計酬支付的依據。截至2006年7月止,全美超過一半的州政府已將論質計酬給付方式應用於貧戶醫療救助(medicaid)。估計至2010年,全美將會有85%之州政府將採行論質計酬給付方式於貧戶醫療救助(medicaid)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(共同作者:宋基幹、李宛靜、林書薇、吳淑慧、黃信揚)

論質計酬之目的,在促使醫療院所集中資源、改善病患安全、提昇品質、提高效率、減少科學不確定性以及不必要之差異。

基於全民健保不僅是為全民購買醫療,更要落實為民眾購買健康的理念,自90年起推動醫療給付改善方案,採取論「品質」付費之支付方式。藉由各類照護的整合與支付制度之規劃,發展確保醫療品質的支付方式,提昇照護之成效,達到以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則,提供高品質服務之目標。

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