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唉喲!不妙!」甲狀腺超音波的探頭一放上去,我心中就暗叫一聲不好,這個大概是讓執行甲狀腺超音波檢查的醫師心情最差的時候!這是本周我超音波時段剛發生的事,一位28歲女性,沒有任何不舒服,脖子外表也沒什麼異狀,只是在最近健康檢查的時候,被健檢醫師說甲狀腺似乎有點腫大,因此到門診再安排超音波檢查。這位小姐與門診醫師也沒覺得有什麼嚴重性,就當作是一般健康檢查後的常見後續追查。她甲狀腺經我超音波確認,其實並沒有腫大,所以是健檢醫師基於專業與敏感度,稍多疑了。「如果故事能只到這裡結束,那就太好了……」

但是,但是,但是…超音波竟然還另外看到了一顆1.5公分大的甲狀腺結節,而且所有的超音波特徵都顯示這是一個甲狀腺癌,只是我必須依常規,當場再做細針穿刺、抽取細胞送化驗,才能做最後的確認。不過以我這些年的經驗判斷,真的八九不離十了!因為她不是我的門診病人,所以我只當場告訴這位小姐,她的甲狀腺結節看起來真的怪怪的,請她一定要回診,聽取原門診醫師告知結果與建議,千萬不要忘記或延誤了。兩天後,細胞化驗的結果揭曉,真的是惡性腫瘤,也就是癌症!

「甲狀腺癌」是台灣「新診斷癌症」排行榜第七名,不過男女有別,如果單看女生是第四名,男生則是第14名。甲狀腺癌是台灣「30歲以下女性」的癌症「第一名」!甲狀腺癌常常沒有症狀、沒有不舒服,也許外表看得到、摸得到,但是有很多是完全感受不到,只是在健康檢查或一般的門診中被意外發現,絕對夠格稱得上是「隱形殺手」或「無聲殺手」。這幾年好像有愈來愈多的趨勢,大概有幾個原因:

第一、近年台灣的健康檢查普及,而且很多健檢也開始包含甲狀腺超音波的項目。
第二、台灣就醫很方便也很頻繁,只要剛好有機會被醫師覺得脖子或甲狀腺的地方稍微怪怪的,病人就會被安排轉診或檢查。
第三、現在國人愈來愈有健康意識,所以常常人稍微感覺不舒服時,自己就會就醫檢查。

以上幾個原因都會導致檢查變多,更多的檢查也就發現更多的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癌案例,所以甲狀腺癌似乎變多了。與以前相比,甲狀腺癌會因此被提早發現,體積常會比較小,很多都是無症狀、摸不到、看不到的狀態,後續治療的成功率會較高,治療成果會較好。

最後,還是要重提一些老話,「很實在」的老話:
1. 許多癌症早期都沒症狀,有賴定期健康檢查發現。
2. 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。
3. 如果發現身體有異狀,還是就醫比較安全。
4. 如果有甲狀腺結節,要保持定期追蹤。

投影片1.JPG

投影片2.JPG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Facebook專頁:北醫代謝內分泌科-翁瑄甫醫師
連結:facebook.com/北醫代謝內分泌科-翁瑄甫醫師-104943541972747

Instagram專頁:北醫代謝內分泌科-翁瑄甫醫師
連結:instagram.com/weng.doctor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翁瑄甫醫師 的頭像
    翁瑄甫醫師

    翁瑄甫醫師 北醫新陳代謝內分泌科

    翁瑄甫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